查看原文
其他

作文怕“任务“?知己知彼,不会走错路!

2016-12-23 钟亮 好妈妈and好老师
  致高三学子:



写好“任务驱动型”作文并不难(上)


钟  亮
>>>>

引子:


在主持一次作文研究课时,因为我一句“亲爱的孩子们”的称呼,赢得高三学子们的掌声和欢呼。是的,亲爱的孩子们,在我眼里,你们就是孩子呀,只比我的孩子小一点点,他也刚经历高三和高考的考验,最终赢得了语文的高分和考试的胜利。所以,你们的纠结我懂,你们的困惑我了解。

作文,是每个孩子都想稳稳捡起的“西瓜”,再反复强调也不为过。前年我曾写过《什么样的高考作文能得高分》,去年我嘱咐过《如何规避考试作文低分风险》,今年,面对考试的变化,我想告诉大家: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并不难!"


孩子:



你说:高三了突然感觉自己不会写作文了,任务驱动作文总感觉有力无处使,积累的材料也用不上了。我知道你其实是一个很爱读书积淀够深的孩子。

你说:每次考试,作文得分都有“坐过山车”的感觉,跌宕起伏。我知道你是基础特别扎实的孩子,考试作文发挥不稳定是你唯一软肋。

你说:自己的作文感觉像回答政治题,文采没有了,结构套路了,自己读起来都觉得枯燥无味。但我知道你本来是思维活跃,很有想法的孩子。

亲爱的,其实任务驱动型作文没那么可怕,尤其对于有积淀有功底的你们来说。

  我一直主张多读、多写、多积淀是作文的根本,考试作文只不过是特定规则下的写作能力展示。细读你们的考试作文,有思想有观点,有底子有内涵,完全有得高分的实力。当我们捅开考试作文那层窗户纸,又有什么可怕的呢?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兵书说: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熟悉“游戏规则”很重要,知其然和所以然,让作文有章可循,有规可依,有路可走。规则越吃透,“规定动作”才完成得越漂亮!

1

作文考什么?作文本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答题题目!

考试作文怕任务?作文本来就是一项按规定完成的任务!



全国卷驱动型作文,确实有很大变化,但作文还是作文,考察的基本能力素养是一致的。作文考查什么?

万变不离其宗,考察的还是你本身的写作能力,你的生活积淀,你的思维品质,你的语言素质。

考试作文核心目标是书面表达能力,是你怎样表达出你的立意观点和思想。评分标准还是“基础等级”的“内容和表达”,当然还要追求“发展等级”的四点更“深刻、丰富、有文采、有创意”的表达。 


其实,“任务驱动型作文”还是这些年一直常考的新材料作文,题型并没变。不用被这术语概念吓得花容失色。只不过在材料的基础上,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,更明确写作方向而已。

什么是“任务驱动型作文”?全称通常叫“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作文”。语出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,在其文章《注重题型设计、强化教育功能——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》中首次提出,也代表了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。判断是否是此类型作文,就看这三点是否符合:“叙事体”、“新材料”、“任务驱动”。


“叙事体”,

这是相对于以往的一些以名言名句、诗词漫画等而言的作文材料呈现形式,基本就是描叙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热点人事,实事,更是时事,而且一般有争议性。




“任务驱动”

这不是新的要素,每次作文都会有任务要求,只不过我们要以2015全国卷为参考,去强化对具体任务指令的研究与落实,重在对具体事件怎么看,要明确自己的“态度、看法、观点”。 

比如2015年课标卷Ⅰ作文题: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,家人屡劝不该,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,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,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,警方核实后,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,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,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,也引发一些质疑,经媒体报道后,激起了更大范围、更多角度的讨论。

  对于以上事情,你怎么看?请给小陈、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,表明你的态度,阐述你的看法。

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,选好角度,确定立意,完成写作任务。明确收信人,统一以“明华”为写信人,不得泄密个人信息。


这道作文题的材料叙述和往常的材料作文无异,只不过加了更具体的任务性的写作要求而已。审材料的同时,要审清题干中的指令要求。对考试中的任何题目,认真审题都是第一要务。


2
“任务”是什么?弄清楚指令,就不会走错路!

作文“增加任务指令”目的何在?

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说:“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、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,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,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,增强写作的针对性,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,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。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推知命题者的三个意图导向:

1

一是采用贴近生活的事实材料,引导考生人人有话可说。关注生活,思考现实,培养对社会、生活、人生、自然的思辨能力。

2

二是增加任务型指令,增强写作的针对性。更可以有效防止套作,体现公平性。

3

三是给考生提供真实的情境,需要考生从提供的几个维度辨析、比较、论证,带着理性真实交流,强化作文的教育功能,让作文不仅展示写作能力,更是思维品质和价值观的展示。


明白命题者意图,有助于让我们的作文有的放矢。对考试作文来说,审题永远是第一位的,决定作文基准得分。

那么,任务型作文一般从哪几方面驱动任务呢?





1

 写成什么样的文体?

比如: 2015年课标1卷作文题,“写一封信”“明确收信人”“以‘明华’为写信人”就是明确指令,对书信的格式要求就是任务点。

2

具体的问题对象或写作角度是什么?

2015年课标1卷作文题,“请给小陈、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”,任务就确定了写作的对象和角度。

3

写作内容是什么?

比如:15全国新课标1卷作文“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”,题干明确了“对于以上事情,你怎么看?”也就是考生必须发表自己的看法。这决定了这封信的内容应该是论述式的。如果忽略了这些要求,写作可能就陷入自说自话,天马行空的境地。

任务驱动型作文还要求考生在作文时,紧扣事件,要“综合材料及含意”,不能抛开材料,也不能只重点选择一个材料进行论述不及其他,要将材料贯穿在行文中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;通过对材料的解读,辐射普遍现象,揭示材料本质。

4

问题的焦点是什么?

任务型作文往往暗示作文需要发力的主线,比如“你认为谁更有风采?”一个“更”字表明写法上必须有比较、对比、辨析,从而确立、论证自己的观点;要针对事件中的争议和矛盾进行辨析、权衡,从辨证分析中展现思辨能力,在综合分析基础上解决问题。比如:对“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”的事件,考生要聚焦“法与情”,“法与理”,“法与人”等问题进行辨析,并从中体现“法治精神”的核心理念。




16年高考,即使有的命题形式不是明显的“驱动型”,但依然体现教育部作文命题的紧扣生活,关注现实的导向。让作文不仅展示学生写作能力,更展现思维品质和人生价值观。(待续)


关注好妈妈and 好老师

你和孩子都会收获很多很多!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